行业动态

2025年,中国化工行业正处于“反内卷”与“产业升级”双重驱动的关键转折点。

在产能过剩、价格战频发的背景下,政策引导与市场自发调节正加速行业从低效竞争转向高质量发展。


反内卷:打破低效竞争的枷锁

  1. 产能过剩与价格战的困境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化工行业长期面临“内卷式”竞争。

      以聚酯瓶片(PET)为例,2024年国内产能突破3000万吨,但实际需求仅2500万吨,供需失衡导致企业陷入“每吨亏损200元”的恶性循环。

      万凯新材等龙头企业率先宣布减产20%,并联合逸盛石化、华润材料等企业削减产能256万吨,预计开工率将大幅下降,缓解供给端压力。  

   2. 政策与自律的协同作用

       政府通过限产、能耗管控等政策推动行业调整,例如《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》明确乙烯、煤化工等领域的减排目标。

       同时,企业自发形成“反内卷”联盟,如制冷剂行业通过配额制实现协同提价,成为行业标杆。  

二、产业升级:从“低价”到“高质”的跃迁  

  1. 技术突破与绿色转型

      化工行业正加速向高端化、绿色化转型。

      天津港保税区大沽化工EPS项目试生产,标志着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布局;生物基材料、低碳工艺的研发则响应“双碳”目标。

      华泰证券指出,硅基产业链(如工业硅、有机硅)在光伏“反内卷”推动下,景气度有望修复,而新能源材料(如电池隔膜)将成为新增长点。  

  2. 国际竞争力的重塑  

      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国际化布局抢占高端市场。

      万凯新材在印尼建设75万吨/年PET生产基地,利用当地能源与政策优势降低成本,海外销售毛利率(1.65%)显著高于国内(0.4%)。

      这印证了“技术出海”替代“低价出海”的趋势。  

三、未来展望:挑战与机遇并存

  短期阵痛: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加剧,部分低端产能退出市场。

  2025年上半年,化工行业集中度已大幅提升,12个子行业CR3超50%,行业洗牌不可避免。  

  长期红利:龙头企业的技术与规模优势将加速释放。

  华泰证券预测,2025年下半年化工行业有望迎来景气修复,农药、有机硅等子行业受益于“反内卷”催化。  

四、 结语

  “反内卷”为化工行业按下“减速键”,而产业升级则是其“换道超车”的核心动力。

  未来,绿色化、智能化、高端化将成为行业主旋律,只有拥抱技术变革与全球视野的企业,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参考资料:

1.《“反内卷”阻力供给侧调整,化工行业有望迎景气修复》:华泰证券研报.新浪财经.2025.07.14澎湃新闻官方账号编写

2.《“反内卷”效应有望带动石化化工行业价值回归》:纪要头等座.新浪财经.2025.07.15市场资讯编写

3.《“反内卷”风潮吹入化工行业,万凯新材新宣布减产20%》知谭君.知谭商业.网易.2025.07.07蔡小仪编写

4.《化工行业“反内卷”PET相关上市公司这些》证券时报e公司.新浪财经头条.2025.07.04证券时报e公司编写

5.《2025年化工行业年度策略:内需要复苏预期为主线,新材料产业升级带来长期机遇》报告研究所.搜狐.2024.12.01资产保值小助手编写

6.《天津港保税区大沽化工EPS项目试生产,助力区域绿色化工产业升级》津滨海讯.大鱼号UC浏览器.2025.07.10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编写


新闻分类